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88yabo..com >> 专业建设 >> 内容

专业剖析的基本工作方式

  一、专业剖析的步骤

  根据专家组分工,由三位评估专家组成“专业剖析小组”,负责对被评学校的一个“主体专业”和一个“新办专业”进行剖析。
  1.首先专家要下到剖析专业所在系,听取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关于专业剖析的自评汇报;
  2.查阅系、专业提供的专业剖析材料,其中包括自评报告、分项自评材料和专业特色材料;查阅专业的教学档案,包括近三年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教材、专业调研原始材料及报告、毕业生跟踪调研原始材料及分析报告、招生与就业原始材料及分析报告、课程设计(论文、调研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实训报告等。
  3.问卷调查:对剖析专业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剖析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进行产学研合作问卷调查及专业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4.重点考察剖析专业的校内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其中包括实验室、校内实训室的设备清单、开设的实验实训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实验实训任务书和指导书、学生的实验实训记录及成果等。
  5.就近考察1-2个校外实习基地,同时要查阅学校有关校外实习基地的全部档案材料,包括校外实习基地的协议书、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小组组成人员名单、校企合作教育年度实施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的原始记录(学生的实习内容、时间安排、指导教师及技术人员、实习成绩考核及评语)。
  6.三位专业剖析专家,重点听剖析专业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课。被安排听课的任课教师应带好教学大纲、教材、授课计划、教案和讲稿以及有关教具。实验、实训课教师除带好上述有关教学文件外,还需准备实验、实训任务书、指导书及成果考核标准。
  7.分别召开剖析专业学生和教师座谈会,同时对部分学生、教师进行个别访谈。其目的是通过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和教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评价,了解学生和教师对专业优势、经验、特色的认识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专家在专业剖析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向学生、教师请教,以便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8.对剖析专业进行职业技能测试,并由测试专家填写职业技能测试情况分析表。
  9.剖析专家小组对剖析专业的全部观测点评定等级,并根据专业质量评估标准,确定专业评估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10.剖析专家小组向专家组全体成员汇报专业剖析结果。其中包括对专业的总体评价、专业评估等级、优势、特色及存在问题与建议。

  二、专业剖析自评材料准备

  专业剖析自评材料包括:专业剖析自评报告、分项目自评报告和专业特色三个基本自评材料。
  1.分项目自评报告
  根据高职专业质量评估方案的评估指标体系和专业质量评价等级标准及内涵,针对分项目进行质量等级评价,确定自评等级(A、B、C、D)。在说明自评等级依据时,必须紧紧围绕该项目的等级标准内涵,结合剖析专业实际,充分反映剖析专业在改革、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要求文字精炼、事实清楚、针对性强,充分说明自评等级的合理性和可信性,同时必须列出支持自评等级的有关证据材料目录。
  2.专业特色材料
  特别是学校的主体专业必须认真分析其专业特色。专业特色是专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形成的专业特有的优质风貌。专业特色是专业活力、竞争力和质量的象征,需要认真分析、发现和长期培育。
  ——专业特色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专业设置、建设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依据专业社会行业调研成果,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动态机制,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等);专业建设理念和思路;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基本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建设,如学分制、弹性学制,学风建设等);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高职人才培养途径(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体制、机制的建立等);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亚博全站官网官网登录平台 机制的建立等。专业是否具有鲜明特色是优秀专业必备的条件之一。专业特色可以是整体特色也可以是某个项目上的特色。
  ——专业特色的主要内涵:体现时代、地方、行业特色;揭示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成长规律,体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独特优质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基本建设方案、人才培养途径、先进优化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现高职人才特色和学校特色;“双师”素质队伍建设(机制、政策、结构优化、效果)等。高水平专业特色反映在与同类校校项目比较上的质的差别,反映在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探求上,反映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机制、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专业特色分析、确认的基本方法:研究、分析专业发展史→总结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优势→经过比较研究、分析,确认专业特色项目→进一步分析专业特色项目内涵→从理论与实践、思路与方案、改革与建设等方面总结并形成结构严谨的、具有先进专业教育理念的专业特色项目。
  ——专业特色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强调质的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形成有创新的优质精品特色项目;(2)特色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对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追求,形成高职特色鲜明的项目;(3)特色项目,并非自然成长的,而是要着力培育的,重要的、高质量的特色项目,要由学校、系牵头,组成高水平团队攻关,经过反复探索、长期实践,逐步积淀而成;(4)高职专业“特色项目”,不仅要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人的认识规律和成长规律,而且是这些规律的探索、完善和升华;(5)每个特色项目应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不要与其它特色项目在内涵上有过多的交叉,能形成一个独立的项目;(6)特色项目,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生命周期长,内涵可不断丰富;具有较好的可检验、可操作、可借鉴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专家在判断是否是“特色项目”时,实质上是从特色项目的基本特征入手进行判断的。
  3.专业剖析自评报告
  专业剖析自评报告是在专业分项目自评报告和专业特色材料基础上对剖析专业进行全面的理性分析和系统总结,并充分反映学校的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成果。在自评报告编写体例上,建议按照三个符合度进行编写。
  高职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给出的11个主项目、32个分项目和一个专业特色按三个符合度分析,可表述如下:
  ——主项目1:论证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即第一符合度。这是专业剖析中最关键、最具基础性的分析。
要求在充分进行社会和行业高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论证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同时要求用人单位直接参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确保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符合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社会需求要求及就业要求。用详实的、动态的调研报告,支持第一符合度的可信性。
  ——主项目2至8:即课程体系、结构、科目课程、教学环节、职业能力与素质培养、教学环境、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等。这7个主项目是紧紧围绕实现第一符合度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教学条件。分析教学条件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是第二符合度。在进行第二符合度分析时,要结合我校专业建设实际,认真分析我校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开展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风、教风建设,实施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建立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招生、就业良性机制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要充分论证我校形成的专业教学条件可以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主项目9至11:即学生素质、毕业生就业及专业特色。这3个主项目,主要是评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实际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符合程度是第三符合度。要用充足的事实和成果,说明学生形成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必备知识与理论及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获取率,说明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对口率高、工作岗位技术性强及薪酬高)及社会声誉(用人单位评价、新生报到率及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取得的名次、获奖情况),说明毕业生的培养效果与原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专业剖析应重在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对照分项目评价指标汇报专业建设成果。而是在分项目评价的基础上,从三个符合度的高度,分析评价专业建设、改革和管理所处的状态,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专业建设思路,完善优化专业建设方案,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形成品牌专业或精品专业。
  4.认真做好剖析专业自评证据材料准备工作。必须按照11个主项目,分别准备相应的支撑自评等级结论的证据材料,并分别分装在相应分项目评价盒内,以供剖析专业专家查审。

  三、专业剖析关注的要点

  1.专业教育思想观念。是否经常开展高职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树立了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为地方和行业培养生产第一线需求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2.专业调查与研究。专业调查与研究是专业设置和开展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专业剖析中必须提交详实的专业调研报告,充分论证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分析,包括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培养目标、规格、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等质量需求分析),坚持每年有计划地开展行业和地区人才需求和预期职业岗位(群)调查,并能以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优化专业内涵。专业调研要求有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专业调研是否充分、详实、可信是专家特别关注的要点。
  3.必须准确、规范表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专业服务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培养目标定位不宜过高、过宽、过泛,强调目标与条件的一致性。培养目标应依据教高[2000]2号文附件一: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进行表述,强调目标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培养规格或毕业生的质量标准是指为该专业学生设计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结构(应与培养目标一致),基本学制(学分或学年)、双证制要求及符合社会需要和国家规定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定位是否准确、具体,是否体现专业要求、社会需求和国家有关规定,是专家特别关注的,并会逐字、逐句审查的。
  4.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是专家重点审查的最重要的基本的教学文件。在审查教学计划时,一看计划制定是否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社会调研和论证是否充分,审批程序是否严密;二看计划设计是否体现了高职人才培养的6条基本特征(详见教高[2000]2号文附件第二条);三看是否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四看是否体现(落实)了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或订单式培养;五看是否体现(落实)了“双证制”人才培养制度;六看计划的总体结构优化程度,教学进程安排是否合理,总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是否合理,计划的可操作性,是否实施了学分制、弹性学制,课程的可选性如何等。
  5.课程体系、结构和科目课程设置也是专家关注的要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的总和。从高职教育全局来看,并没有取得实质性改变。
  课程体系要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和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在课程重组、整合和优化方面,有二种途径:一种是在原课程体系基础上,通过修修补补,形成的一种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很难适应培养21世纪高职人才的需要,也是专家不欢迎的“改革”。另一种是从调查研究入手,以就业为导向,以实施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双证书制”为切入点,重组课程体系(理论的,实践的),建立不同的课程范型或不同的课程模块,形成以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崭新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是真正脱胎换骨、伤筋动骨的课程改革,是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不可回避的途径。
  科目课程教学大纲,是落实和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文件。要求所有科目课程,都要有规范的教学大纲(理论的、实践的),大纲要充分体现职业能力(技能)培养,体现(落实)“双证书制”和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真正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如果这些要求在大纲和各教学环节中得不到落实或体现,整体培养方案(计划)就要落空。
制定科学的、改革力度大的、技术含量高的科目课程教学大纲,不是为了应付评估,而是为了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高职人才的实际需要。现在看来,多数校校、多数专业的教学大纲并没有达到上述要求。建议我校主体专业的教学大纲,希望能够高标准地实现上述要求。
  6.职业能力培养与考核。一是职业能力培养与考核如何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贯穿和渗透到教学全过程,落实到课程教学大纲之中;二是学校是否建有真实(或仿真)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能否满足职业能力(技能)训练要求,校外实习基地能否满足职业能力训练的需要;三是社会开展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考核的专业,学校是否设有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站,学生是否全部参加测试、鉴定,通过率是否达到90%以上;四是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实训)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加指导的安排情况。此项也是高职示范专业的一个特控指标。
  7.产学研结合和校企合作教育,也是一个特控指标,在专业剖析中也是要重点说明的项目。一是,要求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形成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教育有效机制和途径,实现专业设置、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与考核、“双证书制”人才培养和招生、就业指导,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合作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方面真正形成校企合作“双赢”局面;二是,是否签有校企合作教育协议书。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并制定了合作教育章程;三是,是否制定校企合作教育计划和年度执行计划。安排哪些专业、哪些班级学生到合作教育单位实习、实训。实习、实训内容、时间、指导人员、考核评语记录,在学校和企业是否建立了合作教育档案;四是,是否成立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校企合作教育实施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学生实习和实训,效果如何。当前高职校校的产学研和校企合作教育多数只流于形式,仅签有形式上的合作教育协议书。希望在我校主体专业或每个系抓好一个典型,推动产学研和校企合作教育的健康发展。
  8.师资队伍。其中生师比及师资队伍结构,均对学校提出要求。对专业而言,一是要求每个专业必须有专业带头人;二是根据高职校校设置标准,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人员的专任教师2人;三是学校及每个教学系是否制定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是否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师资进修、培训实施情况如何、效果如何,应有详细的原始记录备查。
  9.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是要求100%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二是要根据需要力争具备四个功能,即教学、生产、科研和培训功能;三是设备先进、现代技术含量高、具有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氛围;四是校外实习基地要相对稳定并能满足学生顶岗实训要求,要有协议,有年度实训计划,有合作教育组织,有符合要求的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训,有实训记录并建有考核鉴定教学档案。
  10.学生素质、毕业生就业和社会声誉。用近三年的基本数据说明学生掌握必备知识与理论的情况、形成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情况、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情况。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称职率,用人单位评价、参加各类竞赛的获奖名次及评价,用生动事实充分说明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在准备专业剖析自评报告及有关材料时,应把我校的办学理念“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学校“十五”发展纲要,陈智校长撰写的《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等有关材料融入到专业剖析中去,力争高标准、高水平完成专业剖析自评工作。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专业特色材料编写分析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