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栏 >> 家长学校 >> 内容

爱心和教育艺术

爱心和教育艺术
范敏

  我认为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培训机构,我们常见的教育内容一般是纪律教育、理想教育、学习教育、法制教育等,缺乏甚至被忽略的是爱心教育、亲情教育、生命教育;我们常用的教育方法是要求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准做什么;而较少采用鼓励、关爱、欣赏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哪些行为是对,应该提倡,哪些行为是错,应反对、禁止。因此,从深层次考虑,部分青少年缺乏爱心,感情冷漠,责任不全在他们,而是他们的教育者——家长和教师。是我们平时忽略这一方面教育和教育方法不科学所致。那么,作为教育者应如何去开展爱心教育呢?我认为因该先了解何为爱心教育。
  爱心教育应是亲情、亲子教育。对孩子要有耐心,所有中心的学生都是自己的学生,都是自己的儿女或兄妹。中心学生在生活、学习上有困难了不管求助于那个老师,都要诚恳地去帮助他。我们应该营造一种氛围,中心就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校长之前曾提出过“德商、智商、情商、智商、逆商”五商教育目标,以此来培养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通过游戏、音乐、图像、情景想象、互动教学等手段系统训练青少年感官知觉、思维影像、多元记忆、学习技法等能力。我觉得多表扬、多鼓励也是爱心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体现,这与中心提出的鼓励教学法和快乐教学法是一致的。爱心教育是一种责任,应该在鼓励和快乐的氛围中切实落实,做出成效,这不仅不仅体现一个教师的责任心,还体现了他的综合业务素养和道德素质。
  爱心教育不是溺爱教育,应该活泼而严肃,也不是一味批评,应贯穿“德商、智商、情商、志商、逆商”五商教育,还需要希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适当的逆商教育对孩子成长很有帮助。对学生的错误、坏习惯应及时指正,做到不娇惯,不纵容,不溺爱。做作业的坐姿、教室里的乱写乱画,上课讲话、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肢体冲突,这些时候爱心教育需要在严肃、耐心的前提下开展。在学生中树立一种威严,是其懂得何为对、何为错,并以身示范,从自我的角度树立爱心教育传授者的人格魅力。
  在学校,青少年缺乏爱心的行为表现主要是同情心不足、花钱大手大脚,不考虑父母的艰辛,钱不够用了找个借口向父母要,甚至向老师借钱不还。责任感不强,如班级卫生值日不愿意履行,值日逃跑;缺乏公德心,故意毁坏班级、学校公共设施;不珍惜友情,仅为了一点小事与朋友翻脸,甚至吵嘴、打架等。学生做了违纪的事后会产生不安、焦躁的心理,知道老师肯定会处理的。此时,医治学生的心灵,学生能否认识错误、改正不良行为主要是靠教师的育人技巧了。我觉得认为,爱心教育最重要的是须遵循治病救人这一最基本的原则,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能纵容,也不能一味责怪、处分,把学生推上绝路,而不给他们改正的机会,俗语说:青少年犯错上帝也会原谅。其次,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犯错误的心理历程说出来,如根治偷窃行为,第一步,根据“做贼心虚”的心理,对有嫌疑的学生要求眼光对视班主任和测学生心跳的频率,很快排查出偷窃的学生。第二步,对偷窃的学生进行安抚,消除紧张心理。本来学生做好准备批评、处罚的,学生也会做好对付老师的准备,此时偏不批评他,而是与他聊天,聊对他感兴趣的东西,在他没有心理防备的情况下,让其说出偷同学钱的原因。再次,查明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去纠正他的不良行为。
  当然,培育青少年的爱心不只是学校教育的事,仅靠我们教育者也难以真正实现,还需家庭、社会的配合。在平时,孩子从学校回到家里,家长不要把他们当作宠物来养,给他们千娇万宠,而是应该让他们干些粗活、重活、脏活,使他们知道酸甜苦辣臭都是生活的部分,从中培养起青少年对自己、家庭的责任感,学会体恤父母、关爱他人。只有这样,青少年来到学校不会仅因一点小事就与同学打架,被老师批评就对老师怀恨在心;走上社会受到挫折才不会心生怨气,对社会愤懑。现摘述一位美国人对我们中国人曾说过的一段话,愿对我们有所警醒。“之所以我认为美国会继续作为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不是因为现在美国有多少跨国公司,也不是因为美国拥有多少枚导弹,更不是因为现在的美国人有多大的才干,而是因为美国有一批朝气蓬勃充满新时期‘美国精神’的青少年。他们的每一步成长都会引起整个美国的关注,因为美国需要他们。而新时期‘美国精神’是什么呢?就是自立、自强、艰苦朴素的精神。”在美国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国度里,青少年要得到一笔钱,不是随便伸手向父母要,而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获得。在美国,青少年进行社会实践是十分普遍的,这种做的原动力几乎都来自于父母的鼓励与支持,更确切地说来自父母的爱,一种真正对子女负责的爱。因此,希望学校、家庭、社会都能各司其职,为青少年的正常成长提供健康的空间!
  常言道:松疏的土质能使植物更加茁壮的成长,宽松的环境能让心灵更加健康的发展。应如何营造爱心的环境呢?一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校形成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氛围。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对上课睡觉、讲话、不做作业的学生给予关注和及时纠正;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把学生的一点一滴进步写在作业的评语里等。教师的这些行为虽细微,但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易于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和谐相处的氛围,使学生对学校、班级有依赖感和安全感。二是开展各项活动让不同类型的学生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和帮助他人,教师从中去赏识、鼓励、关爱学生,学生在实现自己的价值中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学生心中就有融入学校、班集体,为他人做好事的快乐体验。如我中心教育托管班开展的“迎新周、才艺周、书画周、故事周、游戏周、告别周”等主题活动和班干部培养计划,通过这些活动,学生针对自己的特长尽情的发挥和展示自己,并在担任一周的班委期间既有与学校领导相处的机会,又能了解学校的运作情况,体会到做学校领导的不易,以及为老师和同学做事、得到他人赏识的愉悦体验。
  我觉得,爱心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与孩子交流的点点滴滴。贯穿渗透于礼貌、交际、沟通等综合素质提升的全过程。如在我的美术课上,我鼓励孩子走上讲台当众示范作品,师生一起参与作品点评,在学会画画的同时进一提升表达沟通交际能力。爱是交流,“爱是关注”,有时候班里落后、内向的同学更需要关爱、关注,我们应该让他们在爱的关怀下进步,因为被关注也是一种贴心的爱。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入手
  • Baidu
    map